《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指引》答记者问(下)
7月29日,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的《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指引》发布会在北京召开。会议宣布,从即日起实施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的指引、认定、咨询和培训等工作。
会后,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《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指引》答记者问(下)
4生态构筑
智慧学习工场作为产教融合的新载体、科教融合的新设计、未来教育的新探索,框架和内容设计体现了生态构筑,教育、人才、科技、产业和信息等要素实现更加充分和广泛的聚集、融合、互生、共享,以创新实践引领人才链、教育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变革,因此,标准内容涵盖围绕专业建设、人才培养、流程改造、场景构建、机制探索、底层架构设计、共享核建设、新型空间打造等学习时空全要素。
战略支撑
智慧学习工场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新平台,框架和内容设计体现了对国家战略的支撑,标准融入了国家的战略部署,尤其是创新驱动发展、高等教育改革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合的新理念和新措施。
例如,标准的“总体定位”和“方案设计”模块体现了“十三五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,“课程供应链管理”模块体现了产教融合的运行保障机制,“学习者能力验证与评价”模块体现了科教融合中强调实践和探求的育人理念。
科技赋能
智慧学习工场是适应科技革命的新机制,框架和内容设计体现了科技赋能,充分把握前瞻科技的时代脉动,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推动5G、大数据、VR&AR、区块链等技术综合集成,推动以数字化智能化平台为中心,灵巧学习、集成化场景、全域感知、数字化评价、智慧管理等有机结合、自我演进。
例如,“基础底层设施”模块就对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基础条件提出了指导意见,并为以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区块链为核心的智能中枢系统,设计了工作方案;“工场大数据”模块也开发了相关数据模型,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服务,以评价和改进学习者的学习,并对课程设置、实施、评价进行数字化管理和数据收集提供了底层架构,实现教情、学情的及时精准反馈,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。
改革创新
智慧学习工场作为未来学校形态的新探索,框架和内容设计体现了改革创新,以改革创新的精神,打破传统的学校形态桎梏,让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实时发生在家庭、社群、产业、创新平台、创业基地等更广阔、更灵活、更泛在的社会自然空间,智慧学习工场既可以设置于现有学校,又可以设置于企业和科研院所;既可以是大型集成的园区式的,又可以是小型融合式的,不拘泥于具体形式的智慧学习工场以全面发展、能力本位为核心目标,不断发展新的学习方式、课程体系、评价标准和发展机制。
例如,“生态合作网络”模块就提出了智慧学习工场在院校、企业、科研机构、园区的多种类型主体的互联共享模式,合作伙伴可共同打造涵盖分支机构、实验室、创新中心、实训基地等混合功能模块的灵活组织形态,并开展实习实训、课题研究、项目研发、创新创业等实质性教育教学活动。
学习者本位
智慧学习工场作为实现终身学习的新载体,框架和内容设计体现了学习者中心,立足每个人的发展需求,设计每个学习者的能力图谱和流线,为学习者的多样化、个性化成长建立教育供应链体系,以学习者为中心配置学习资源,设计教育流程,因需而智、终身服务,学习者有需求就会有响应,打造学习者永不毕业的学习时空。
例如,标准专门设立“赋能学习者”章节并置于中轴位置,特别提供“以学习者为中心”的整体性图景,下设的“持续性的职业和社会体验、认知和辅导”的模块,关注学生群体的多元性、跟踪学习者的能力养成和职业发展、完善学习者的职业辅导和支持,“生态合作网络、“创新创业教育”和“继续教育与社区服务”等其他模块也同步强调了合作精神、创新能力、终身学习等理念。
5强调标准的开放实验性
标准重点向智慧学习工场的建设主体、战略合作方、资源供应方等辐射群体进行宣贯,并面向社会群体公开,结合座谈、宣讲、培训等多种形式,推动相关方积极引用标准和有效使用标准,提高运用标准的意识和能力。同时,逐词逐条解读标准文本,让标准化理念在产教融合、科教融合等领域深入人心,帮助准确了解标准、自觉使用标准。
强调标准的动态演进性
鼓励各级各类学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和园区,在对照标准的过程中,将建设过程中的发展典型,提炼总结并整合、纳入标准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,我们将持续发布相关的研究成果,案例和报告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强调标准的持续优化性
我们推动2020标准的实践并跟踪这一实践的进展。同时,我们将继续深化智慧学习工场的系统研究和2025标准的研发编制工作,在此期间,理论研究的深入,创新实践的进展和标准指引的不断升级,将会持续地引领智慧学习工场的前进。
强调标准的国际对接性
我们还将积极参与智慧学习工场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活动,主动参加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并承担有关职务;加大智慧学习工场相关领域标准的跟踪、评估和转化力度,注重吸收借鉴国际经验;推动智慧学习工场标准“走出去”,做好标准外文版翻译和出版工作,有效服务中心已经布局的中英、中美、中欧等国际平台化合作项目,加强与国际组织之间标准互认。
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,注重智慧学习工场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,在规划指引下,突出重点、以点带面、分步实施、逐步深入,不断增强实施应用效果,统筹推进智慧学习工场各项目标和任务的协调发展。
统一标准分类指导以做好顶层设计为先导,为搭建智慧学习工场之间的集成平台做好要素供给、标准指导、协同创新等基础工作,规范智慧学习工场建设。建设过程注重统筹、分类论证、监督标准先行,以学习需求强烈、应用场景明确、产业支撑强劲的智慧学习工场实验项目为突破,选取有条件的学校、企业和园区强化指导,由点及面有序推动智慧学习工场的建设。
创新驱动模式探索广泛学习吸收新兴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,用新的技术、新的思维方式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、创新,重新设计和推进学校的系统变革和内涵发展,形成新模式、新流程、新编成、新机制和新内涵。将智慧学习工场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,统筹规划、整体设计,为构建网络化、数字化、个性化与终身化现代教育体系提供动力,逐步探索出适应智能社会创新人才要求的育人新模式,达到灵巧学习的全新境界,驱动教育创新与形态变革。
技术赋能强化育人智慧学习工场建设的关键之一在于推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集群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,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,一方面,突出培养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技术能力、在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下教学创新和管理的能力,另一方面,以驱动激励学习者自主学习为途径,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、协作学习能力、探究学习能力和综合技术素养,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教育教学质量,实现教育服务供给方式、教学和管理模式的深度变革。
虚实相生维度拓展应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社交网络、区块链等新兴技术,融合物理环境与信息环境,建成能够感知环境、识别情境、记录行为、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境,使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,教育扩展到家庭、社群、产业和自然社会环境,学校和社会共同为各类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教育资源,形成新时代学校的崭新组织形态。
共享聚核以核聚变智慧学习工场建设要坚持以共享核聚集资源,鼓励学校坚持大舰战略、“大平台+”战略为指导思想,打造智慧学习工场共享核(例如企业家学院、数字化智能化平台等),依托优质核心资源,实现通用资源、共性流程和集成资源的共享,聚集现有产教融合基础上的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VR/AR、智能制造、增材制造等科技资源,聚集中英、中美、中欧等国际合作平台资源,以核为中枢连接不同专业、学科、园区、产业等多类型的智慧学习工场,聚智成核、以核聚变。
• 因需而智 无限创造——《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指引》重磅发布
• 智慧学习工场——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举措,教育改革的战略性设计
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,下载安装“教育之弦”APP,获取更多消息。
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方微信——教育之弦!我们将竭力为您提供权威、有料、有趣的教育信息服务。
更多精彩请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心官网
网址:http://www.csdp.edu.cn
电话:010-66093417
传真:010-66093444
邮箱:csdp@moe.edu.cn